编程技术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潜艇坐沉海底,救援船直接连人带艇拉了上来,苏联M-351潜艇事故

xnh888 2024-11-13 13:34:52 技术教程 45 ℃ 0 评论

1957年8月22日,前苏联黑海舰队的一艘代号为M-351的A615小型战术潜艇正在前往训练水域,到达训练水域后潜艇获得了正式下潜的允许,但是等到预先约定好的时间后指挥部并没有收到潜艇的信号,瞬间气氛就变得紧张了起来,焦急的指挥官在没有等到M-351号潜艇的回复后立马拉响了战斗警报并向该海域派出了搜救舰队,到达该海域的搜救舰队一边用水下探测设备搜索着M-351号潜艇的踪迹,一边和指挥部保持着联系,就在这时搜救舰队发现了M-351号潜艇放出的救生浮标并通过上面的通信设施和M-351号潜艇取得了联系,并证实了M-351号潜艇已经进水沉入了海底。

正在海面航行的A615型小型战术潜艇,该级潜艇水下排水量约为500吨,安装有一台闭合发动机,能够将发动机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转换成氧气,所以该潜艇能在水下航行100小时左右,该级潜艇主要在岸边浅海海域活动,依靠鱼雷和水雷等武器保护己方的海军基地

原来M-351号潜艇进行下潜训练的时候柴油机供气用阀门并未完全关闭,艇长别洛泽罗夫少校因为潜艇技术故障并未收到这一信号而下达了下潜的指令,随后海水从未完全关闭的供气阀门疯狂涌入6号机舱,最终海水从已经被淹没到一半的6号舱门进入最后面的7号舱,引发了配电电路的短路并产生了大火,直到艇长下令关闭了整艘舰艇的供电后火势才逐渐的得到了遏制,所幸的是经过艇员们2个多小时的奋力补救终于阻止了海水的进一步涌入,所有的艇员也都被转移到了前5个舱室中。但是此时艇艉已经灌入了40多吨的海水,艇艉以60多度的倾角一头扎进了80多米深的海底泥沙之中,尽管艇长组织艇员将所有能移动的重物搬到了艇艏,并将大约10吨的海水慢慢的转移到了艇艏,但是潜艇倾角始终都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此时通过M-351号潜艇自身的努力很难将海水排出去,所幸在沉没前潜艇成功释放了救生浮标,所以此时艇员们能做的就是静静地躺在一个地方避免有大的动作,努力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依靠仅有的氧气和食物维持到水面救援力量的到来。

尾部以63度角插入泥沙中的M-351号潜艇

得知M-351号潜艇沉没的消息后基地指挥部立马成立了由斯米尔诺夫上校主导的救援舰队,这位曾经获得过苏联国家奖金的军官当机立断,准备派遣蛙人潜入M-351号潜艇沉没的海底并用缆绳将艇艉和海面上的“别什塔乌”号潜艇救援船连接起来,随后后者拖动M-351号潜艇脱离海底泥沙,最后通过连接到潜艇的输气管排出艇内的海水从而让M-351号潜艇依靠自身浮力浮上来。随后蛙人一次次的潜入水中将大量的保暖衣物、食物、伏特加、空气再生滤片等通过鱼雷发射管送入了潜艇内部,此外一些易燃物品、部分弹药等也通过鱼雷发射管移出了潜艇,从而大幅减小了潜艇沉没后爆炸的概率。然而此时部分艇员已经产生了头晕等症状,救援进度一刻也不能耽误,就在蛙人准备再次入水将绳索固定在艇艉时附近海域的海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参与救援行动的“别什塔乌”号潜艇救援船

潜艇失事后的23日夜晚暴风雨打乱了原有的救援计划,入水的蛙人很难准确地潜到M-351号潜艇附近,而且排水量只有3500吨左右的“别什塔乌”号潜艇救援船就像是一片落叶一样在狂风中摇摆,而且更糟的是暴风雨使得救生浮标上的通信设施和M-351号潜艇失去了联系。到了24号基地指挥部从塞瓦斯托波尔港紧急调来了一艘7000吨级巡洋舰参与救援,两条船只连接在一起后才勉强组成了一个稳定的海上救援平台,随后一名经验丰富的蛙人潜入水下通过鱼雷发射管再次向艇内输送了包括通信设备在内的大量救援物资,并顺利将绳索固定在了艇艉,最终在25号夜晚水面救援船只启动了发动机,将M-531号潜艇从松软的海底泥沙中拖了出来,随着潜艇倾斜角的不断缩小,通过管道连接的水泵也开始了工作,全体艇员先后进入了紧急上浮岗位等待着潜艇慢慢浮出水面。

一艘被改造成博物馆的A615型小型战术潜艇,不过该级潜艇在服役期间事故频发,M-351算是该级潜艇中比较幸运的一艘了,所以该级潜艇的服役时间特别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步的退出了苏军的现役,下图是该级潜艇的内部结构图

最终在26日午夜2时左右M-351号潜艇顺利的浮出了水面,在灯光的围绕下潜艇被拖回了基地,全体艇员获救,随后包括艇长在内的部分艇员和参与救援的部分救援人员被授予了优异服役奖章和红星勋章。其实回顾整个M-351号潜艇的救援行动,艇长和艇员的奋战及时遏制住了涌入的海水,而且在慌乱的环境下潜艇也顺利的释放出了救生浮标,这才为搜救舰队确定潜艇沉没的位置并与其建立通信联系提供了条件,试想在最后时刻救生浮标没有被释放出去,那么依靠M-351号潜艇自身的氧气和食物储备能不能撑到被搜救舰队发现都是个问题,由此也能看出M-351号潜艇的人员素质和相关训练情况也算是顶尖水平了。

▲正停泊在港口的3艘A615型潜艇

此外还好M-351只是一艘排水量只有500多吨的小型潜艇,沉没后才能够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拉平并排出海水上浮(如果是上千吨的常规潜艇甚至是核潜艇,救援过程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其实当时可供苏联方面选择的还有依靠救生钟将全部的艇员救援上岸,随后慢慢开展潜艇打捞作业的方式,只不过救生钟救援需要一个稳定的水面救援平台,在海况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再加上60度倾斜的艇身很难和救生钟做到完美的对接,所以说救援指挥官果断的根据M-351号潜艇较小的吨位制定合适的救援方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相较于同为A615级潜艇的M-256号潜艇来说M-351号潜艇无疑是幸运的,下期我们就来讲讲M-256号潜艇发生火灾后沉没的故事。

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