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技术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数据恢复原理之存储格式介绍(FAT)

xnh888 2025-09-24 05:35:36 技术教程 48 ℃ 0 评论

一、了解数据恢复的原理之前,让我们先认识下平时最常用的FAT文件系统是如何存储和管理数据的?

1:FAT分区格式

1.1、FAT的文件系统结构主要包含以下部分:MBR、DBR、FAT表、DATA数据区。

MBR+DBR+FAT表+DATA数据区

1.2、MBR可以理解为主引导记录,负责硬盘的启动引导机制和定义磁盘分区结构,见图1。假如分区硬盘丢失MBR以后,会导致出现“硬盘未初始化、分区无法打开”等异常情况。

1.3 DBR可以理解为分区引导记录,作为每个分区的首个扇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MBR传来的分区定位,下引分区系统的数据读取。此处如果DBR损坏后,会导致硬盘出现“分区打不开、磁盘变为RAW”等异常故障。

1.4 FAT表,采用链式的文件分配表来管理目录文件,同时在FAT分为FAT1和FAT2,两者互为镜像。FAT表损坏导致的故障会显示为“根目录损坏、数据目录无法展开”等情况。

1.5 DATA数据区,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的文档、照片、视频等文件所在的区域,这个区域占据的空间一般是比较大的。

2:FAT系统结构存储原理

当硬盘进行通电后,主机读取到硬盘首个扇区的MBR后,将会定位到分区信息,并根据分区信息读取到DBR,通过DBR获取FAT文件分配表的信息,再通过FAT分配表中的文件链路信息读取目标文件。从0扇区到最后的扇区,每一步都步步紧扣。

3:(划重点)FAT文件系统中,删除的文件为何可以进行恢复的原理就在于:当我们按下DELETE或格式化硬盘的按键后,文件系统就会对FAT表中的文件目录信息进行标记更新,但真正的实体数据还存在于硬盘底层中,只不过它的ID信息丢失,无法被Windows系统正常读取,被丢弃到一个叫做剩余空间的区域中。就像是一本书,虽然前面的目录被撕掉破坏,但真正的内容还在后面,是可以找到的。

4:下篇预告:数据恢复原理之存储格式介绍(NTFS),分享不易,点点关注,有数据方面的问题可以私信我。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